元旦假期過后,輕、重堿走勢愈加分化。雖然12月底的聯合體及華中、華東片區會議號召純堿廠家繼續拉漲輕堿價格,海化、三友、天堿、連云港堿廠幾個大廠價格補漲100元/噸,海天上調50元/噸,西南、華中、華南地區高端價格略有回調。
2017年重堿市場迎來開門紅,雖輕堿價格已經開始回調,但重堿1月份延續強勢上漲勢頭,1月份重堿價格上漲300-400元/噸,漲幅達到20%。隨著重堿價格的持續大漲,輕、重堿價差達到150-200元/噸。導致輕、重堿走勢出現背離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 輕堿下游需求萎縮,對高價純堿支撐乏力。
所謂高處不勝寒,若價格上漲過快脫離下游需求基本面,反倒對市場產生反作用。一方面原料價格偏高,成本壓力大,另一方面環保壓力大,終端需求欠佳,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純堿下游部分下游用戶多限產或是停產,純堿需求量持續萎縮。
第二, 純堿廠家開工負荷提升,供應充足。
12月份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組入駐湖北、廣東、陜西、甘肅等7個省市,導致純堿廠家開工負荷驟降至80%。隨著第二輪環保督查的結束,湖北、河南地區純堿廠家開工負荷提升,金山、安棚基本恢復正常,但因煤氣化設備故障,雙環純堿裝置開工負荷下調至8成左右,南方堿業尚未開車運行,中鹽昆山計劃8日開車。隨著廠家開工負荷的提升,純堿貨源供應量明顯增加。
第三,市場信心不足,多數業者節后看空市場。
前期純堿價格拉漲過快,而下游有效需求跟進不足。隨著下游需求的萎縮,輕堿市場下滑態勢日趨明顯,多數業者對節后市場持悲觀態度,純堿廠家急于出貨,但在買漲不買跌心態驅使下,貿易商多輕倉操盤,下游用戶多堅持隨用隨采。
目前純堿廠家盈利情況較為可觀,廠家多開足馬力生產,貨源供應量充足。隨著重堿價格的持續大漲,浮法玻璃廠家盈利空間大幅萎縮,但浮法玻璃廠家生產平穩,節前浮法玻璃廠家集中備貨,對重堿市場形成有力支撐。青海地區火車運輸情況中旬之后有望好轉,加之輕堿價格承壓回調,預計節后重堿價格或迎來調整期。
近期國內純堿廠家輕堿接單情況一般,輕堿庫存持續增加。而下游用戶拿貨積極性不高,需求萎縮,節前國內輕堿市場仍承受一定的下行壓力。有效需求不足,純堿廠家亦無大幅下調價格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