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2016年的年末,純堿企業今年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帶動下,純堿自今年六月份以來,已經連漲了六個月,純堿價格已經累計上漲800-900元/噸,迎來了四年以來的盈利時代。接近12月份下旬,純堿漲勢開始收緩,僅有個別低位廠家出現補漲,市場開始出現居高持穩的運行的狀態。
首先,11月底第二批環境保護督察進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7個省市開展環保督察工作。從11月24日起到11月底,7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將陸續開始督察進駐。根據安排,第二批環保督察進駐時間為1個月左右。純堿的開工負荷降低,使得貨源偏緊的狀態進一步加重,但是環保督查同樣波及下游用戶,部分印染企業停產,對純堿的采購略有影響。多地因霧霾嚴重,要求污染企業停產,但目前暫無浮法玻璃廠家因污染問題而停產。對純堿采購仍有支撐。整體來看,本次環保督查對上下游均有影響,使得純堿上漲勢頭有所減弱。
再次,目前的漲價已經由當初的重堿拉動輕堿價格上漲轉變為輕堿倒逼重堿價格上漲,聯堿推動氨堿漲。輕、重堿價格基本持平,局部地區甚至輕、重堿價格倒掛。雖然純堿價格接連大漲,但浮法玻璃廠家仍有微利,廠家開工負荷平穩,浮法玻璃廠家普遍原料庫存低位,保證純堿穩定供應已經成為浮法玻璃廠家的首要任務。在成本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部分輕堿下游用戶只能通過上調價格來轉移成本,泡花堿、硝酸鈉、亞硝酸鈉等無機鹽產品價格已經實現上漲。而對于那部分價格無法繼續向下傳導的下游小用戶來說,或許只能選擇提前停產過年。
最后,在環保高壓政策之下,后期純堿廠家開工負荷難有大幅提升的空間,貨源緊張局面將延續。但是進入1月份之后,隨著春節的臨近,下游浮法玻璃廠家需要適度備貨,重堿需求量或保持平穩,而部分輕堿小戶或提前停產放假,輕堿用量或有萎縮,1月份純堿漲價有望適度降溫。而春節過后,隨著青海貨源發運情況的好轉,若純堿廠家開工負荷提升,國內純堿市場或進入適度理性回調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