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等一回 純堿價格連漲6個月
純堿價格從6月下旬開始上漲,本輪漲價行情已經持續6個月之久,純堿價格已經累計上漲800-900元/噸,目前輕堿主流出廠價格在1800-2000元/噸,對于多數人來說這波行情都是始料未及的。除了貨幣政策寬松、樓市行情火爆、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上揚,導致純堿價格持續上漲主要由五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去產能化步伐加快。2016年在產廠家43家,產能2970萬噸,較去年產能減少1.4%,今年新投產的昆山、和邦30萬噸新裝置一直生產不正常;第二浮法玻璃行情火爆,產能集中釋放。1-10月份國內平板玻璃產量對重堿用量增加29.09萬噸,在重堿貨源緊張的情況下,純堿廠家壓縮輕堿產量,導致11月份輕堿貨源緊張局面加劇,價格出現大漲。第三,環保風暴助推純堿廠家漲價。華中、華東地區純堿廠家環保壓力較大,金山、雙環、新都生產一直不正常;第四,氯化銨市場長期低迷,聯堿廠家只能寄希望于純堿;第五,原料價格上漲,運費上調,純堿廠家成本增加。
環保再發力 純堿價格屢創新高
11月底第二批環境保護督察進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7個省市開展環保督察工作。從11月24日起到11月底,7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將陸續開始督察進駐。根據安排,第二批環保督察進駐時間為1個月左右。
近期檢修、限產純堿廠家統計
廠家 |
產能(萬噸) |
開工情況 |
湖北雙環 |
110 |
6日起全停,計劃10天 |
湖北新都 |
50 |
開工7成 |
中鹽昆山 |
60 |
11月28日起檢修,計劃12月9日開車 |
河南金大地 |
100 |
開工不足 |
河南海晶 |
20 |
12月6日停產 |
中源化學 |
130 |
后期三套裝置可能輪流檢修 |
南方堿業 |
60 |
開工6成 |
豐成鹽化 |
60 |
開工6-7成 |
廣西柳化 |
5 |
12月6-12日檢修 |
云南云維 |
20 |
12月初停產,計劃10天 |
湖南冷水江 |
15 |
11月30日-12月7日檢修 |
重慶宜化 |
80 |
開工8成 |
和邦老裝置 |
30 |
11月中旬停產,預計12月底開車 |
唐山三友 |
230 |
11月除一臺設備檢修55天 |
10、11月份純堿廠家開工負荷不斷提升,11月份開工負荷提升至87%左右。但進入12月份,受環保檢查影響,純堿廠家開工負荷再度下調。雙環自6日起全部停產,湖北宜化開工8成,海晶6號起停車,據悉后期中源化學三套裝置也有輪流停產計劃。據統計,11月中旬至今國內純堿損失產量在13.7萬噸。
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查同樣波及下游用戶,廣東地區已經有69家印染企業停產,但印染廠家燒堿用量大于純堿用量,對純堿影響有限。雖然多地因霧霾嚴重,要求污染企業停產,但目前暫無浮法玻璃廠家因污染問題而停產。一方面環保壓力大,另一方面原料純堿價格大漲,三聚磷酸鈉廠家開工負荷已經下調至2成。但總體來看,本輪環保督查對純堿廠家的影響遠遠大于對下游廠家的影響。
一方面純堿廠家開工不足,產量下降。另一方面,近期青海地區純堿貨源發運困難問題仍未有緩解,青海火車運力緊張,火車皮申請困難。而汽車運費漲幅明顯,青海發石家莊運費已經上漲至500元/噸左右。貨源發運不暢,導致青海地區純堿廠家庫存上漲至10萬噸左右。這兩方面的原因致使國內純堿貨源緊張局面進一步升級,部分下游用戶庫存告急,出現一貨難求的局面。
繼11月底12月初純堿價格普漲100-200元/噸之后,本周國內純堿價格再度拉漲。月初重堿終端價格在1910-2000元/噸,目前重堿新單終端價格已經上漲至2100-2200元/噸,漲幅在10.2%,海化、天堿輕堿價格再度上漲100-150元/噸。因和邦老廠30萬噸裝置檢修,加之青海貨源發運不暢,西南貨源緊張,部分下游用戶表示面臨停產危險,西南地區輕堿高端出廠價格在2100元/噸。
貨源緊俏 純堿市場高溫難降
目前的漲價已經由當初的重堿拉動輕堿價格上漲轉變為輕堿倒逼重堿價格上漲,聯堿推動氨堿漲。輕、重堿價格基本持平,局部地區甚至輕、重堿價格倒掛。雖然純堿價格接連大漲,但浮法玻璃廠家仍有微利,廠家開工負荷平穩,浮法玻璃廠家普遍原料庫存低位,保證純堿穩定供應已經成為浮法玻璃廠家的首要任務。在成本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部分輕堿下游用戶只能通過上調價格來轉移成本,泡花堿、硝酸鈉、亞硝酸鈉等無機鹽產品價格已經實現上漲。而對于那部分價格無法繼續向下傳導的下游小用戶來說,或許只能選擇提前停產過年。
在環保高壓政策之下,12月份純堿廠家開工負荷難有大幅提升的空間,貨源緊張局面將延續。純堿價格話語權仍牢牢掌握在純堿廠家手中,價格仍是調整供需的有效手段,故純堿價格不乏再度拉漲的可能。進入1月份之后,隨著春節的臨近,下游浮法玻璃廠家需要適度備貨,重堿需求量或保持平穩,而部分輕堿小戶或提前停產放假,輕堿用量或有萎縮,1月份純堿漲價有望適度降溫。而春節過后,隨著青海貨源發運情況的好轉,若純堿廠家開工負荷提升,國內純堿市場或進入適度理性回調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