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溴素廠有個聞名全廠的“摳門班”,這個“摳門班”沒有招人煩,而是招人羨幕。因為,這個“摳門”班組,“摳”出了效益,“摳”出了榮譽,2015年全班共生產溴素730噸,超計劃40噸,創直接效益32萬元。鹵水提取率平均在65.4%左右,較其他班組提高2%,增產約5噸;原料消耗居四個班組最低,創效益近5萬元。付出總有回報,因成績突出,該班獲得2015年度海化集團紅旗班組榮譽稱號,該“摳門”班組就是——溴素廠二車間運行丁班。
這個班長真是“摳”
說起二車間運行丁班班長劉希成,熟悉他的人都笑稱,別被他每天笑瞇瞇、一副好說話的樣子蒙騙了,這家伙對工作認真細致,尤其是把“摳”字發揮到了極致,真真是現代的“葛朗臺”啊!
班員趙秀花告訴記者,棉紗是生產運行崗位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因為化工企業性質決定,設備腐蝕性大,用一次臟了,就隨手丟掉。有一次,日常擦拭設備需用棉紗,向劉希成提出申請領用棉紗,結果劉希成拿出用完回收洗凈后的棉紗給趙秀花,趙秀花驚訝的說道:“班長,你至于嗎,棉紗值幾個錢啊!”劉希成說道:“別小看這棉紗,每次用完后,費點功夫洗洗涮涮還能用,這一年下來就不是幾個錢的問題了。”
經過這件事以后,劉希成的“摳門”在全車間便出名了。漸漸地,在他的帶動下,“摳門”成了該班里的風氣。他們班自制了個“淘寶箱”,里面分門別類地存放著工作中及巡檢時收集來的各種規格型號的廢舊螺絲、螺母、閥門等。
3月5日,生產運行過程中,主要設備鹵水泵密封盤根腐蝕嚴重,泵腔無法抽真空,鹵水泵無法正常開機,影響生產,需緊急更換密封盤根,但是車間檢修班未及時配備,急得檢修班長團團轉,正在崗位上的劉希成知道后,急忙從班組的“淘寶箱”里拿出一截密封盤根交給檢修班,隨后這一突發事故得以順利解決。事后,二車間主任張磊心有余悸地說道:“多虧劉希成他們的‘淘寶箱’,否則一旦因此造成停機,那損失可就大了。”
如今,在該班的帶動下,其它班組也紛紛加入了“摳門”大軍,“省下的就是掙下的”成了該車間員工的自覺行為,2015年,二車間回收各類材料配件1000余件,節省材料費近萬元。
摳出了“真金白銀”
生產操作中,原料轉子流量計因各種原因損壞需更新,但更新一臺轉子流量計需1200元左右,該班得知這一情況后,一種“摳門”的想法不約而同地在班組員工的頭腦里浮現出來——自制轉子流量計。
說干就干,他們先是把想法匯報給了車間領導,得到同意后,他們便找來了轉子流量計的圖紙,開始了自制工作。
在自制轉子流量計的過程中,他們更是將“摳門”做到了極致,堅持“能用舊的堅決不用新的,能修復的一律修復使用”這一原則,將淘汰轉子流量計分解下來的零配件進行重新再利用,組裝成一個完整的轉子流量計。2015年,車間共更新7臺轉子流量計,全部采用他們班組自制的轉子流量計,節約費用萬余元。
劉希成告訴筆者,降本增效不能只是“摳門”,更多的則是“創新”,只有“摳門”+“創新”,我們的企業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而這需要我們每個員工的努力。
基于這樣的想法,他們在技術創新、指標優化上下功夫,車間部分機組提取率差距較大,制約了產量的進一步提升,該班就犧牲休息時間,自發組織起來,翻書籍,查資料,逐一分析每個生產環節,并反復的實施、論證,最終他們認為提取率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是鹵水分布不均勻,于是向車間建議對鹵水噴頭布局進行改進,車間及時組織技術人員研究后決定采納實施,對鹵水噴頭分布做了改動,特別是四周死角增加了幾個噴頭,改造后該機組提取率提高4%,年可增產30噸,創效益50萬元以上。
2015年,該班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占到車間總數的47%以上,其中5條被車間采納并實施,創效益20余萬元,他們提出的對高耗能管道泵換型改造建議,車間組織實施后年可節約電費10萬余元。
“摳門”的班組也大氣
二車間運行班的員工都愿意接二車間丁班的班,為啥呢?因為感到放心,與他們班組交接班,該班班員會把當班發生的生產情況,大到生產設備,小到巡檢幾次,甚至是當班工作心得都會一一交待給接班員工,他們從未因分班考核影響班組和個人利益而在工作上藏私、參數上作假。
班員趙秀花告訴我們:“最開始,我們也不想把參數調整說的那么明白,因為牽涉到考核,誰不想爭第一啊!可劉希成班長知道后,非常嚴肅地告訴我們:“別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有整體的生產參數優化了,生產才能穩定,產量才能提升,消耗才能降低,我們企業和員工才能實現雙贏!”
事后,趙秀花開玩笑地調侃劉班長:“平時斤斤計較,摳門到家,怎么這事上這么大氣啊?”
劉希成意味深長地說:“甭管是摳門也好,大氣也罷,作為一線員工,只要是對生產好,對大局好,我們就要積極地去做。”
“摳門”班組不是小算計,而是大智慧。在這個“摳門”的大家庭里,跟著這個既“摳門”又大氣的班長干,他們很開心、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