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5凈利潤同比增長20%至26.1億元,符合我們預期,高于市場預期3%。公司每股派息0.75元,派息率高達72%。2015年公司面臨負面因素包括:國內業務受汽車行業增長放緩影響,收入增長6.4%,但高于汽車行業增速的3.2%,得益于公司市場份額擴張及高端產品占比上升。海外收入增長4.1%,增速放緩受客戶生產車型切換周期的影響及全球經濟低迷影響。正面因素包括:高附加值產品占比上升至30%;公司在市場環境不利的環境下毛利率上升0.03個百分點;成本控制得力,銷售費用率及財務費用率顯著下降;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令公司獲得近4.6億元的匯兌收益。
海外生產2016啟動,2017-18有望快速發展
海外戰略方面,公司在美國和俄羅斯分別形成300萬套和100萬套的產能,產品已于2015年完成當地產品認證,2016年開始量產。海外項目為公司補充新的增長動力,有利于公司海外業務(含出口及海外生產)重拾增長動力。由于海外工廠生產存在爬坡過程,預計2016年海外工廠產能利用率在55-60%,2017-18年將進入海外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期。
諸多有利因素支持業績增長
國內方面,購置稅減半政策令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回暖,帶動公司下游客戶的汽車產量。生產成本方面,2015年底實施的天然氣價格下調的正面影響在2016年得以體現,預計公司毛利潤率有望提升。產品結構來看,公司的海外市場產品毛利率比國內產品低約4.1個百分點,主要因為海外產品的高附加值產品占比相對低,未來公司將改善海外產品的結構,公司的整體售價和毛利率還有上升的空間。公司對銀行貸款成本的議價能力強,再加上降息周期背景下,預計公司的財務成本還有下降的空間。
盈利預測及估值
下調2016-2017E凈利潤預測1.6%和1.7%,低于市場一致預期,以反映海外工廠開辦費用以及公司在高端產品研發投入增加的影響??紤]到公司的龍頭地位,長期增長可見度高以及高派息率的優勢,我們維持公司買入評級,維持目標價20.00港元,相當于14.5x FY16P/E,接近于國際汽車玻璃制造商平均估值水平(14.3x FY16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