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希臘危機影響更大,比A股股災更為重要,這里指的是全球外匯儲備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用一句話說就是:全球外儲正在減少,并且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新興市場外匯儲備。
法巴銀行的新興市場在周五的報告中寫道:
這是極度不尋常的變化,新興市場外匯儲備自去年年中以來就在持續下降。作為衡量全球外儲的權威指標,IMF的COFER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外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從2014年二季度的8.06萬億美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7.5萬億美元。盡管今年二季度的數據尚未公布,但我們能夠從已公布的各國數據來做出推測。根據我們的推測,新興市場國家的儲備在二季度持續下降,盡管降幅較小,大約在210億美元。
二季度的這一降幅將使得新興市場的外儲自去年年中以來的總體降幅達到5750億美元。讓我們把視角放長一點就可以看出這一變化的不同尋常。從1995年以來,哪怕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最高峰時刻,新興市場外儲也只有兩個季度下滑,并且在隨后迅速回升。從歷史數據看,近20年新興市場都沒有出現過如此程度的持續下滑。
對于強勢美元與新興市場外儲下滑之間的聯系,法巴認為:
自去年7月份以來顯著走強的美元無疑是主要的驅動因素,強勢美元同時壓制了商品價格、減少了資金流入,因此削弱了新興市場的資本賬戶。
事實上,美元走強對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了雙重傷害,既削弱了收入增長又降低資金流入。增速放緩或者下降的外儲又導致(這些經濟體)的基礎貨幣增速下滑,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貨幣緊縮。因此美元走強實際上制造了一場全球貨幣緊縮。然而,強勢美元也會夸大外儲的下降,因為美元走強將使得各國央行持有的其他外匯資產遭遇市值損失(以美元計).
盡管法巴沒有分析美元走強與大宗商品遭拋售之間誰先誰后的問題,但他們就儲備多元化的問題作了關鍵的解讀:
IMF有占新興市場經濟體外儲總額1/3的詳細成分數據,而剩下2/3主要是中國的外儲則沒有詳細數據可供解讀。從已知數據看,歐元資產占據20%的新興市場外儲,英鎊占到5%,日元占3.5%,加元和澳元各占2%,剩下5%是其他貨幣,其中人民幣可能是增長最快的。如果以這一結構來推測新興市場所有的外儲,我們可以得到價值調整后的新興市場外儲的真正趨勢。調整后的外儲仍然是下滑的,但遠沒有原始數據的跌幅那么大。我們預計匯率調整后的新興市場外儲在2014年三季度上升了620億美元,但在四季度下降了53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預計基本持平,但二季度下降接近1000億美元,創下2008年四季度以來的新高。
法巴的觀點顯然是美元走強導致非美外儲資產貶值。然而,即便調整了匯率因素之后,新興市場外儲仍然創出2008年四季度以來新高。
那么中國因素影響有多大?
根據法巴的測算,中國外儲占到了新興市場外儲的半壁江山,這意味著其影響是關鍵性的。自2014年以來,中國外儲連續四個季度下降,降幅合計接近3000億美元,而新興市場的總體降幅為5750億美元。換句話說,新興市場降幅中的一大半來自中國。
然而,如果你使用上述分析中IMF COFER的權重去測算,中國的外儲下滑更多,二季度高達750億美元,調整后的降幅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法巴認為:這意味著去年四季度新興市場外儲的大幅下滑不是中國造成的,而是其他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大幅干預匯市以緩解貨幣貶值的壓力。然而2季度1000億美元的降幅看起來主要是由中國主導,并且反映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二季度(調整后)的外儲創紀錄下降顯示出中國資本外流的規模可能在二季度加速,即便是在A股股災發生前已經如此。官方的二季度資本賬戶明細數據要到九月底才會公布。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可以通過對(調整后)外儲、貿易帳以及每月FDI的流入預計來計算熱錢流動。這種計算并不精確,因為沒法準確計算“真正”的外儲余額,而月度FDI數據又會低估最終數據中的FDI凈流入數據。這意味著,當資本凈流入上升時,若外儲下降,我們的測算會低估熱錢的流出。平均的誤差大約在每個月500億美元。
如果不考慮經常賬戶中至今尚未明確的部分出現大幅波動,中國的資本外流很可能在二季度加速,達到年化1萬億美元的水平。創紀錄的資本外流與外儲的下滑將共同限制基礎貨幣增速,從而影響GDP增速。六月的中國M1增速放緩至4.3%,這一增速如果持續將導致名義GDP增速走低。即便是在A股股災之前,資本外流的壓力也將迫使中國央行進一步降低存準率,加速購買資產及貸款來幫助提振經濟。
然而,中國外管局在周四的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上半年無持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二季度外流壓力減弱”。
被問及是否“上半年我國面臨比較大的資本外流壓力”時,外管局發言人王春英表示,“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數據看,上半年并未出現持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而且二季度資金流出壓力比一季度有所減弱并趨于均衡。”
從外匯儲備余額變化看,一季度外匯儲備下降1130億美元,二季度下降362億美元,降幅明顯收窄。從銀行結售匯看,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914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縮小到139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看,一季度順差312億美元,二季度順差132億美元,順差雖然收窄但銀行代客項下涉外收支仍呈現凈流入。從零售市場外匯供求看,一季度逆差1200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下降到326億美元。這些數據都表明,二季度資金流出的壓力減小,外匯收支更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