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純堿盤中跌停
2020年8月12日鄭商所純堿部分近月合約盤中觸及跌停,遠月合約跌幅也超2% 。從主力9月合約走勢來看,8月初,堿廠積極提價,盤面受此影響從1300元/噸強勢拉漲至1400元/噸,隨后又受下游玻璃的強勢帶動上攻1500元/噸以后,最終還是受制于自身基本面弱勢走出了沖高回落的局面,跌至1400元/噸附近。
二、堿廠利潤不佳 提價意愿強烈
由于2019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后,我國純堿現貨價格下跌,導致我國純堿行業整體利潤被壓縮至盈虧平衡線附近。2020年上半年,國內純堿現貨價格連續下跌,持續走弱。截止7月底華北地區重堿送到價為1250元/噸左右,低價更有聽聞,國內多數堿廠虧損擴大。8月份以來,純堿廠家積極提價,部分堿廠封單不報,提價力度較強,現貨純堿價格止跌小幅回升,但下游純堿庫存相對充足,接受度較差,純堿價格回升困難。目前支撐純堿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一方面在于下游玻璃價格漲速較快,有望一定程度上提振純堿需求。另一方面在于純堿利潤不佳帶來的堿廠提價。下游玻璃廠隨著玻璃價格的持續上漲,毛利接近40%,堿廠利潤非常微薄,部分落后裝置已經出現虧損,讓利需求強烈。隨著這波玻璃現貨價格的大幅上漲,堿廠挺價心態強烈,部分堿廠封單不報,低價不出。但這兩個動力明顯不夠扎實,不具有基本面支撐基礎,因此下游難以接受執行堿廠提價。
三、供過于求格局難改 重心上移困難重重
供應方面,我國純堿產能近幾年持續擴增,特別是2019年金山化工投產100萬噸純堿產能,我國純堿供需逐步出現寬松狀態。并且,2020年我國純堿市場還有新增裝置繼續投產,如前期山東海天、江蘇華昌、重慶堿胺廠累計投產40萬噸純堿產能,以及2020年底計劃投產的河南駿化、晶昊鹽業、甘肅金昌累計計劃投產50萬噸。基于產能的釋放,2019年四季度以來至今我國純堿市場出現供需寬松的局面,堿廠庫存在100萬噸以上的情況在近三四個月也比較常見,4月份以來國內堿廠庫存一直保持在150萬噸以上,盡管6月份以后純堿行業限產帶來庫存回落,但目前依舊保持在10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并且國內純堿行業開工負荷大幅下降后很快便回升至83%左右的不算低的位置。純堿供過于求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下游玻璃純堿庫存充足,未來還有大量純堿供應市場,純堿價格上漲動力不足。
需求方面,重堿下游需求特別是玻璃產能新增、置換困難,產能整體是只降不增。高利潤下,國內浮法生產線利潤非常可觀,因此主動檢修的生產線不多,前期冷修的生產線也在積極恢復點火。從供應量來講,玻璃產出量近期最多會出現2-5%左右的小幅增加,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部分生產線受到環保及窯齡到期等因素,被動檢修停產,短時期難以恢復點火。另外由于玻璃行業屬于污染性行業,因此國家對于玻璃新建生產線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未來幾年基本上不會出現新增生產線。工信部要求停產兩年或三年內累計生產不超過一年的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于產能置換。因此玻璃總體產能不會有新增,只是在當前產能一定的情況下,符合點火要求的生產線會積極點火,產量也只能是小幅增加。
基于此,純堿行業落后產能出清之前,價格難有趨勢性上漲,依舊保持1300-1500元/噸的低迷態勢為主,中長期重心會逐步上移,但速度將會非常緩慢。
四、9月合約預計還將偏弱走勢
短期來看,純堿供過于求的情況相對嚴重,盡管庫存拐點出現,但同比依舊翻番,并且需求并無明顯增量,供過于求格局難改。從價格方面來看,前期低價純堿在市場流通量非常充足,從8月倉單數量就能體現出來。我們前期提示,純堿主力9月合約交割不排除出現5月合約的那種臨近交割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但下挫空間和力度預計不及5月。純堿行業最黑暗的時期在5月份已經過去,但供過于求的陣痛還在,9月合約依舊偏弱走勢,預計交割前跌破1400元/噸至1350元/噸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