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國內純堿市場走勢呈跌-漲-跌態勢,價格波動頻繁。2019年上半年國內純堿均價與2018年均價相差不大,市場行情走勢高度相似。但是2019年上半年行情啟動時間晚于2018年,價格低點高于2018年,價格高點不及2018年,且高位行情持續的時間更短。2019年上半年行情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月份-3月初,需求不振,市場持續下行。需求低迷,加之受春節因素影響,純堿廠家價格大跌,庫存攀升。本階段輕堿價格下調200-300元/噸,重堿價格下調350元/噸左右。
第二階段:3月中旬-4月中旬,多重因素推動,市場大幅反彈。3月份青海價格下調至1300-1350元/噸,吸引大量貿易商入場抄底。增值稅改革刺激貿易商及下游用戶拿貨,加之“3.21響水事件”影響,個別堿廠檢修,貨源緊張局面升級。本階段輕堿價格上漲300-400元/噸。
第三階段:4月下旬至今,供需矛盾凸顯,市場進入深跌模式。輕堿需求萎縮,終端用戶對高價純堿抵觸情緒明顯,采購減量,純堿供應增加,供需矛盾凸顯,純堿市場開啟深跌模式。本階段輕堿價格下滑300元/噸左右,重堿價格下滑200-300元/噸。
供應明顯增加,進口量銳減
新增產能:金大地100萬噸/年,鹽湖鎂業60萬噸/年;淘汰產能:廣西柳化5萬噸/年,自貢富源20萬噸/年。
目前國內純堿產能在3244萬噸,2019年金大地100萬噸新裝置投產,鹽湖產能增加至120萬噸,但鹽湖生產仍不穩定。此外,淮南德邦復產,海化從4月下旬開始恢復正常生產,純堿供應量明顯增加。1-5月份國內純堿累計產量在1097.2萬噸,與去年同期1095.5萬噸基本持平。
2019年1-4月份國內純堿進口量在0.21152萬噸,同比減少97%,無美國堿及土耳其純堿進入國內市場。據悉5-6月份土耳其純堿到港5000噸,ANSAC一船天然堿計劃6月下旬到港。
重堿剛需平穩,出口小幅增加
2019年3-5月份新點火及復產浮法線集中,截至6月19日,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5條,在產235條,日熔量共計157520噸。2018同期浮法玻璃日熔量在159350噸,2018年年底國內浮法玻璃日熔量在157540噸。浮法玻璃對重堿需求量變動不大,對重堿市場形成剛需支撐。
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加之受環保、安全檢查影響,輕堿下游需求萎縮,部分下游小化工廠停產,泡花堿、日用玻璃、印染、冶金等行業行情一般,據悉泡花堿、日用玻璃出口受影響較大。
1-4月份國內純堿累計出口量在48.74萬噸,同比增長4.3%。部分純堿廠家加大出口市場開拓力度,純堿出口量小幅增加。
后市分析
2016-2019年上半年是純堿市場的景氣周期,2019年下半年純堿市場能否再續輝煌?
供應面:大連大化、湘潭堿業計劃7月份復產,駿化20萬噸、發投20萬噸新增產能仍有投產計劃。
需求面:卓創預計2019年玻璃平均日熔量較2018年增加1%,全年對純堿用量增加11-12萬噸。但輕堿需求不振,下游主要產品行情低迷,輕堿下游需求整體呈萎縮態勢。
進出口方面:2019年出口大幅增加可能性不大,1季度均無美國堿進入市場。今年土耳其純堿進口量預計在8萬噸,進口量或明顯減少。
氯化銨:近期國內氯化銨市場弱穩運行,下游用戶按需零星拿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目前復合肥夏季肥采購收尾,秋季肥逐步開啟。氯化銨整體庫存不高,短線或盤整為主。
海化老線已經復產,實聯化工計劃本月底開車運行,下游需求不振,沙河地區浮法玻璃要求限產16%,純堿廠家庫存維持高位,出貨壓力不減,靈活接單出貨為主,短期國內純堿市場仍承受一定下行壓力。
據悉目前東部地區氨堿廠家生產成本在1600元/噸,聯堿廠家雙噸成本在1900元左右,若純堿價格持續下滑,預計7月份純堿價格或接近成本線,若廠家出現虧損現象,檢修、限產廠家或增多。此外還有一些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會影響市場。故2019年全年價格波動區間或縮窄,且均價或不及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