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6月 10日,邢臺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關于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的通知,鋼鐵、焦化、水泥、玻璃等行業均不同程度錯峰停產、限產,其中玻璃行業要求 6條以煤為燃料生產線立即停爐改造。
點評:此次邢臺市開展大氣污染強化攻堅月的行動屬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次大氣污染強化攻堅月的活動,作為突然性的環保事件沖擊對玻璃供給端的收縮,超出了市場之前的預期;但我們認為,環境壓力作為地方政績的重要考核項目不會改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氣污染治理既是政治項目,又是重大民生工程” ,邢臺市作為傳統的工業重鎮,大氣污染一直是一個重大問題。而今年上半年截至 6月 9日,邢臺市的空氣質量指數排名全國倒數第二,PM2.5年均濃度 83μg/m│ ,同比上升 2.5%,較年度考核目標(下降 6%)還有 8.5個百分點,整體考核壓力巨大。因此,開展環保的攻堅月行動也在“情理之中”。
受此次事件影響,邢臺共有 6條玻璃生產線被要求立即停爐改造,而其中2條已經進入冷修,即從增量來看共 4條產線(合計日熔量 2550t/d)需要按要求立即進入冷修。具體來看,其中增量的 4條為河北沙河鑫利玻璃有限公司一線(500t/d)、河北沙河安全公司二線(550t/d)、沙河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一線(700t/d)、河北沙河正大公司三線(800t/d) ;已經進入冷修的 2條為河北沙河德金玻璃有限公司四線(400t/d,17年 11月已進入冷修)、沙河長城玻璃有限公司六線(700t/d,17年 11月已進入冷修) 。
行業觀點:
地產“高期房銷售+低庫存”現狀對玻璃需求提供支撐。近年地產銷售和新開工的高增速與竣工增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背離;而近年地產銷售高增中期房占比的顯著提升,已然積累了較多竣工交付的壓力,雖然遲來但是終究會出現回補,2019年下半年逐漸均值回歸的可能性較高。由于玻璃主要運用的場景在竣工之前,如果施工-竣工環節整體回暖,玻璃的需求將具備一定的支撐,在近 3個月的宏觀數據上已經看到施工端和竣工端的增速開始回暖,下半年玻璃需求回暖的邏輯支撐逐步得到驗證。
在產產能新增與冷修復產較多,冷修的事件性沖擊有望抵減新增/復產的產能增加。截至 2019年 6月上旬,全國浮法玻璃在產產線 234條,合計日熔量 92250萬重量箱,處于歷史較高位置。從新點火產能看,2019年 1-6月共 3條,合計日熔量 1950噸;冷修復產產線增加較多,1-6月增加 8條合計日熔量 5550萬噸;而進入冷修的產線 1月有 4條,5月有 1條,6月目前已經有 2條,加上邢臺此次限產潛在冷修的有 4條,這 11條產線總計日熔量 7700萬噸。此次事件的沖擊,短期有望對產能進行有效削減,但從整體看,即使考慮這 4條的減產,與去年同期相比產能同比仍然是增加的。環保事件的沖擊無法預測,但從此次邢臺的治理力度看,我們認為環保的力度并沒有實質性削弱,后續若其他地區繼續出現類似的事件性沖擊,則有望強化供給端的收縮力度,屆時景氣度有望大幅提升。
期待冷修高峰期與竣工修復的共振。浮法玻璃行業確實進入冷修高峰期,但產線是否進入冷修的考慮因素較多,包括窯齡、冷修成本、即時盈利、行業淡旺季、對未來景氣的預期等等。目前看,企業的窯齡確實進入了冷修的高峰期,由于耐火材料的選擇不同,玻璃窯爐的窯齡通常在 6-10年,若選擇較差的耐火材料一般支撐 6-8年,而較好的耐火材料則冷修期在8-10年,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冷修周期,通過窯爐的修補通常都能夠再延續1-2年甚至更長,這導致了冷修大周期具備一定不確定性,但是越往后冷修大周期的確定性越強。從冷修成本看,由于耐火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冷修成本大幅上漲約 3000-5000萬元,企業不愿意進入冷修,而是通過不斷熱修盡量延長窯爐的使用壽命。從行業淡旺季看,目前是平淡期,后續9-11月是需求的高峰期,企業若選擇冷修也會盡量拖到今年的旺季后。因此,我們認為,從供給周期看,在供給端沒有大幅的外部擾動(例如 17年沙河環保關停 9條線的影響)的情況下,由于供給端新增和冷修復產產線較多,今年的旺季將不太旺。而明年的淡季如何,將取決于屆時企業的冷修意愿,從窯爐冷修的周期看,分析認為大規模冷修的周期有望在明年春節看到,屆時若需求端韌性依然較強,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的行業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