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報告期內,公司以全面推行目標管理為抓手,以推進“三力”建設為動力,強化內部管理夯基礎,確保穩產高產塑龍頭,拓展銷售局面增效益,突出科技創新促升級,狠抓內控建設求規范,突出黨建引領聚合力,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公司先后被評為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濰坊市節能突出貢獻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265.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2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8,654.71萬元,較上年同期降低了14.40%。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全面推行目標管理作為強化內部管理、提升企業管理層次的重要抓手,堅持策劃先行,活動推動,調度考核,目標導向,促進了管理升級。報告期內,主導產品純堿產量創建廠30年來歷史最高,質量等級也顯著提升,一次檢驗優級品率達到99.95%。
二是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在“安穩長滿優”上做足功課,通過加強生產管理和設備檢修,優化工藝操作,搞好協同協作,實現了生產裝置持續平穩運行。
三是突出銷售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加強經銷商管控,引導客戶深化戰略合作,規避市場風險,暢通銷售渠道。同時,通過利用無車承運人物流網絡信息平臺,尋求專業化運輸服務,降低銷售費用。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產銷率均達100%,應收賬款也較期初有較大幅度下降。
四是注重原材料市場調研,持續優化采辦策略,積極推進戰略合作,嚴把源頭質量關和進廠驗收關,提高大宗原材料的供應保障能力,為穩產提供了保障。
五是持續夯實內部管理,深入開展內涵挖潛,通過加強日常管控,細化考核措施,純堿等主導產品的單耗指標控制較好,管理效益提升明顯。
六是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全力抓好環保減排,在落實安全培訓、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危化品治理、應急管理、環保減排等方面強化管理,杜絕了生產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純堿廠、溴素廠承辦了省純堿、溴素行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觀摩交流會,編制的兩個行業實施指南通過評審,成為省純堿、溴素行業標桿企業。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近年來,山東海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立足自身優勢,突出發展鹽化主業,努力提升競爭力,是國內主要的純堿生產企業之一。
資源方面:公司地處國內重要的海鹽產區,鹵水資源豐富。圍繞這一資源,公司開發了純堿、原鹽、溴素等產品,各產品相互依托,相輔相成,不僅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而且彼此間的協同效應,對降低生產成本,抵御市場風險,提高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品牌方面:公司注重市場開發,注重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客戶管理體系,“鳶都”牌純堿、“山羊”牌溴素等產品依靠良好的信譽、優質的質量,已樹立起了良好的市場品牌。
技術方面: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與機制,創建完整、系統的研發體系和全員創新的技術創新機制。2018年,純堿廠被評為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在純堿工業協會技術年會科技進步獎評審中有6項成果獲獎,是行業內獲獎最多的企業。溴素廠成為國內首家解決提溴后鹵水酸性中和難題的廠家。
區位方面:公司地處萊州灣畔,環渤海經濟帶內,近年來,當地政府著力凸顯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港口建設,建設陸海聯運樞紐,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拓展新的市場。同時,濟青高鐵建成通車,以及綜合服務型新城、濰萊高鐵、京滬高鐵東線、城海輕軌等項目的陸續建成,將極大提高本區域的軟硬件條件,有利于公司吸引高層次人才,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企業文化方面:公司通過不斷深化內部管理改革,創新經營管理模式,經營理念和戰略思路更加清晰,突出黨建引領聚合力,呈現出管理層率先垂范、員工知行合一、文化有效導入、形象充分展示的良好態勢。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2018年,國家宏觀經濟復雜,受中美貿易戰及環保政策延續高壓態勢的影響,國內純堿市場價格呈現類似“w”型走勢。一季度行業開工持續偏高,而下游需求疲軟,市場供給壓力加大,行業庫存上升,成交價格下滑;二季度,受環保與檢修因素影響,行業開工驟降,貨源供給大幅縮減,下游拿貨意愿增強,市場大幅反彈;三季度純堿受供給端增加及需求端減少,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下滑,同時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四季度受下游需求增加影響,純堿價格逐漸上升。
純堿行業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制造業之一,未來國家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治理力度進一步深入,供需面總體將保持季節性偏緊與寬松雙向波動運行態勢。2019年,受環保督查常態化影響,輕質純堿下游需求相對不穩;重質純堿下游需求有一定增長。2019年雖然影響純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但供需整體相對穩定,銷售價格或仍保持較高水平。
(二)公司未來發展戰略
繼續堅持突出主業、做強主業的戰略思路,深化改革增活力,精細管理增效益,緊緊圍繞“安全海化、效益海化、和諧海化”的目標,重新打造“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鹽化工龍頭企業。
(三)2019年工作總體思路
大力推行目標管理2.0版,以強化產供銷聯動、安全環保、科技創新、黨建思政、合規運營等工作為重點,堅持內涵挖潛與市場開拓并舉,強化管理與降本增效同步,黨建引領與規范運作齊驅,全力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目標,為打造一流上市公司、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而努力。
具體措施:
1.以股東利益和經營效益最大化為中心,樹立本職意識、格局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做到關注細節,事爭一流,因勢而動,借勢而行,順勢而進,蓄勢而為,加快公司高質量發展步伐。
2.突出目標引領,統籌策劃,在夯實的基礎上鞏固提升。通過對標行業先進水平、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新經驗好做法,集思廣益,拾遺補缺,促使目標管理2.0版向縱深推進。
3.強化管理創新,強長項,補短板,實現管理水平不斷躍升;強化科技創新,堅持科技創新與內部技改同步推進,不斷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實現企業內涵發展。
4.強化安全紅線,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雙重預防體系”網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消項管理法”。嚴守環保底線,把環保作為企業生命線,堅持問題導向,有超前預期,對問題預研預判、預處理,工作前置。
5.推進生產創優,向內涵發展要效益,推進控本降耗,向日常管控要效益,推進源頭把控,向采辦管理要效益,推進策略調整,向產品銷售要效益,推進過程控制,向質量提升要效益,推進內控建設,向規范運作要效益。
6.強化人才支撐,以人為本,協力發展,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營造風清氣正人和的環境和氛圍。
(四)未來的資金需求情況
未來在技術創新、裝備升級改造等方面所需資金會有所增加,除利用自有資金外,公司還會積極通過各種融資渠道尋求解決。
(五)可能面對的風險因素及對策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公司大部分產品為基礎化學品,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周期等因素影響較大,若宏觀政策、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將影響公司的營運成本。
應對措施:公司將加強對宏觀經濟研判,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走勢,順應宏觀調控政策導向,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及時調整經營方針和發展戰略,實現公司高質量持續發展。
2.安全生產風險:化工企業工藝流程復雜,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雖然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事故預警和處理機制,但不排除因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從而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應對措施: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生產”,實施“雙重預防體系”網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消項管理法”,推進基層班組安全建設,加強承包商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員工安全行為,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安全生產環境。
3.環保風險:國家環保政策日趨嚴峻,各項環保指標更加細化和嚴格,這必將增加公司在環保設施、排放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同時還可能因未能及時滿足新標準,而使企業發展受到限制。
應對措施:把環保作為企業生命線,堅持問題導向,有超前預期,對問題預研預判、預處理,工作前置。加大投資力度,推進環保整改,查找隱患,逐條銷號。
4.管理風險: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能否與時俱進,滿足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管理改革能否充分徹底,切實增強企業發展活力;管理制度能否有效防范經營風險,都對公司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會不斷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推進法人治理進程,繼續深化內部管理改革,優化內部控制體系,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持續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