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期國內純堿廠家整體庫存水平不高,但后市預期悲觀,市場成交重心持續下移。
近期國內純堿市場成交重心持續下移,聯堿廠家輕堿價格下滑100元/噸左右,氨堿廠家挺價為主。國內輕堿主流出廠價格由12月初的1900-2100元/噸下滑至目前的1800-2050元/噸,跌幅在3.75%。隨著放水冷修浮法線的增加,浮法玻璃對重堿需求量減少,國內重堿市場小幅陰跌,據悉青海地區重堿價格明顯下調,浮法玻璃廠家壓價心態明顯目前國內重堿主流送到終端價格在2100-2300元/噸。
從9月份開始,國內純堿廠家庫存一直維持低位。本輪降價的直接原因并非庫存的急劇增長,而在于市場信心不足,市場預期偏悲觀。在純堿價格持續下滑的同時,純堿廠家整體庫存小幅增加,截止1月17日國內純堿廠家整體庫存在28.1萬噸左右。
純堿價格與庫存一般呈負相關關系,但在本輪價格下滑初期,純堿庫存并未出現大幅增長。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方面:
第一,純堿廠家開工不高。從12月份開始,純堿廠家開工負荷一直徘徊在82%左右,淮南德邦已經點火,計劃月底出產品,金大地70萬噸新裝置計劃月底出產品;湘潭堿業、甘肅金昌、大連大化長期停車,海化自2018年11月28日起沒日限產2500噸,國內純堿產量同比下滑明顯;和邦90萬噸裝置計劃檢修至月底,南堿計劃下周檢修3天。
第二,節前備貨利好支撐。在買漲不買跌心態驅使下,今年下游用戶備貨更加謹慎,但為不影響正常生產,下游用戶仍需適度備貨。部分價格靈活純堿廠家,在價格下調后,出貨情況明顯好轉,甚至提貨緊張。
第三,本輪價格下跌主要在于后市預期悲觀。純堿廠家積極接單出貨為主,節前純堿廠家傾向于輕倉操盤。
淮南德邦計劃1月15日點火,金大地70萬噸新裝置計劃本月投產,和邦90萬噸裝置停車檢修,供應面壓力不減。隨著春節的臨近,下游需求轉淡,部分下游小廠提前停產放假,近期純堿價格持續下滑,終端用戶多謹慎觀望市場為主。部分廠家表示新單接單情況欠佳,業者心態一般,短期國內純堿市場仍承受一定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