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的燒堿市場不景氣,但“金九銀十”還是呈現出了傳統旺季的特點,給持續低迷的市場帶來了一絲亮光。11月12日,國內大部分地區液堿價格開始回落,就山東地區來說,32%離子膜堿的下調幅度在60元/噸,50%離子膜堿的下調幅度在70元/噸。受下游需求影響,片堿市場的熱度也開始褪去,上周開始部分貿易商已開始降價銷售,本周開始西北地區部分企業報價也開始下調。由此看來,燒堿市場的下行通道已正式開啟!
影響燒堿市場行情主要因素
1、裝置開工正常,貨源供應充足。隨著前期停車的氯堿企業裝置陸續恢復開工,貨緊局面得到緩解,且市場庫存正在逐漸增加。目前山東地區除大地鹽化和海力外,其余氯堿企業裝置均開工正常,據推算,當地氯堿裝置平均開工率在8成以上。
2、氧化鋁產量增速下降。根據2018國際鋁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分析,目前鋁行業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鋁產品產量增速下降、出口有所增長但不可持續、下游主要消費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同時,截止2018年11月5日,電解鋁庫存142萬噸,與3月份的227萬噸相比,減少85萬噸。由此可以看出氧化鋁產量增速也將下降。
3、下游需求轉弱,實際成交量難有提升。氧化鋁采購訂單已接近尾聲,目前多按需采購為主,雖然采暖季不限產,但實際需求量也未見明顯好轉。另外其他下游造紙、印染等行業受環保影響開工率下降,加上利潤微薄,對高價燒堿存在抵觸情緒,采購積極性不高,需求減少。
綜上所述,燒堿市場利空因素已逐漸占主導地位,且市場短期內無明確利好指引消息,燒堿市場的下行之路已正式開啟!